智慧党校信息化建设方案的意义

2018年05月22日

新形势下,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党校的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和生活等信息行为实现全面的数字化,并利用科学化、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对学校所欲信息进行采集整理,进一步加强党校信息资源的管理,加快党校信息化进程,最终全面实现党校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和生活等的信息化和智慧化。

《党校工作条例》明确指出“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、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。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。”智慧党校作为实现党校教学、科研、管理的智慧化手段有重要意义:

1、学习方式和培训模式的改变

信息化的不断发展,党校的教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,教学方式和手段更加现代化,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教学。智慧党校的建立,党校教学手段的全新变革,通过智能软硬件集成和党校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,利用大数据系统分析整理,全面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智能化。

2、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

党校的工作,教学是中心,科研是基础。 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,可以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、分析、应用和服务,构建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环境,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,为每位教师和学员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服务,全面感知不同的教学资源,获得互动、共享、协作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环境,是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。

3、科研事业的数据支撑

党校作为一个科研机构,在学术科研和咨询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,智慧党校的建立有利于为科研人员展开信息共享,提升科研水平,为党校科研人员建立学科学术交流平台,给党校科研事业全新变革带来转机,是科研攻关的重要保障。


4、实现院校科学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

智慧党校系统的搭建,有效地提高党校信息化管理水平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引进,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将大幅提升,对提高党校学习质量和丰富生活方式,使学校教学管理走上科学化、规范化的道路。从而搭建成一个全面智慧的数字化校园。

5、推动党校信息化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

目前,基层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较低,发展不平衡。部分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全面,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软、硬件建设落后,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平衡。不少党校还未完全实现信息化,设备、师资等较为落后。还有部分党校信息化意识不强,对于建立的党校系统置之不理,缺乏意识;更有党校缺乏信息技术的专业管理人员,大多从事基层党校信息化建设的人员信息认知能力差,缺乏专业知识。智慧党校的提出为党校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,促进党校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。